發布時間:2020-05-27
深化“放管服”,監管常態化,優化社會服務, 提升服務效能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要求全面依法履行水土保持監督職責,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強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事中事后監管。
《水利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監管的意見》水保[2019]160號提出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水土保持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檢查,實現在建項目監管全覆蓋,現場檢查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同時優化政務服務,推進信息公開共享,提升服務效能。
《水利部辦公廳關于推進水土保持監管信息化應用工作的通知》水保[2019]198號提出切實做好數據錄入與管理。生產建設項目相關信息是監管信息化的基礎數據,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誰錄入”的原則,由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及時將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監理監測、日常檢查、自主驗收報備等數據錄入、逐級審核并上傳,確保錄入數據質量。
◆監管工作難點
責任主體 | 難點 |
水行政主管部 門 | 1.信息維護工作量大,項目監管難開展 |
2.項目信息更新不及時,監管缺乏時效性 | |
社會相關單位 | |
◆互聯網+生產建設項目水保監管服務系統方案
功能架構圖
◆方案特點及效益
按照“誰產生、誰負責、誰錄入”的原則,由生產建設單位和技術服務單位將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監理監測、項目自查、項目整改、自主驗收等數據及時錄入系統,由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入庫,既提高了數據錄入效率,又保證了數據錄入質量。
2.加強過程監管,提高時效性
3.加強服務職能,重職能轉變
對內提升現代化治理水平,對外營造企業便利環境。水行政主管部門與建設單位在線互動,不僅節省了企業辦事的時間和成本,而且也提高了水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效率和工作規范性,讓他們能夠以有限的人力更好地專注于創新管理和高效服務。
4.多端(PC、移動)聯動、高效快捷
多種填報方式,方便快捷。用戶可在PC端或移動端進行項目信息填報,通過多種方式快速上圖;監測監理單位可以使用移動設備到現場采集數據,記錄水保工作是否落實到位;系統不定時發送待辦通知,提醒社會單位進行相關操作,避免遺忘。
提供在線設計工具,設計單位可在線生成方案報告書,方便快捷,同時提高了方案的規范性。專家智庫提供省級水土保持專家庫,可實現在線評審,并將評審結果同步到填報端。提供在線審批、在線繳費入口,并將信息同步到填報端。公示法規政策、權責清單、企業信用、舉報信箱等信息。
提高社會各單位的參與度,有助于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支持和參與水土保持工作的良好氛圍。
生產建設項目信息服務系統
采用互聯網+生產建設項目水保監管服務解決方案,讓建設單位將項目建設情況、監測監理信息、其它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的監督檢查信息錄入系統,并開展項目自查和項目整改,建設單位依照相關要求,將相關信息錄入系統,監管部門不僅可以了解每個項目的水保工作情況,還可以在一張圖上直觀了解流域全局,并進行多維度的統計分析,幫助監管部門科學決策,提高監管效能。
在2019年開展生產建設項目的自主填報,填報生產建設項目50個,方案變更9次,項目自查37次,限期整改3次。
寧夏水??傉久磕瓯O管1700多個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工作,由于數量眾多,僅依靠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進行錄入很難完成。
社會單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門通過不同的網絡端口訪問系統,用戶只能編輯與自己相關的項目,區分不同用戶角色權限,使用短信動態口令登錄等,多種措施提高了系統安全性。
打通了水行政主管部門與社會單位的相互溝通的網絡渠道,專家在線評審、項目在線整改的方式提供給企業更多便利,使他們能及時了解相關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自主填報可以在網絡上實時開展,所以信息的錄入更加完整、及時,為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有序開展項目監管、區域監管工作、進行綜合分析、科學決策提供信息便利條件。
寧夏2019年開展生產建設項目自主填報,共填報生產建設項目1774個,開展技術評審16次。
掃描二維碼
獲取更多精彩
北科博研
更多水利信息化、互聯網+政務服務等問題,歡迎垂詢
Tel:010-63203331 18610139110